5月28日,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暨第六届中国能源国际投资论坛,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成功召开。
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陈济主持了国际碳中和技术交流环节,该环节设置了5个精彩纷呈的演讲模块,每个模块都邀请了国内和国际领域顶尖企业的代表进行演讲。在这些演讲中,企业代表们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成果,探讨了风光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展示了未来氢能技术的巨大潜力,介绍了数字能源技术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特点,分享了零碳城市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以及生物质能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前沿应用。
落实“双碳”战略,打造亮丽“风光名片”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首席营销官叶凡发表了《创新风电引领中国零碳新时代》主题演讲,他介绍称,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测算,未来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发电主力,至2050年,风电在终端电力使用中占比将提升至30%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电源品种。作为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的企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打造了全球领先的MySE海陆产品平台,不断推动风电机组向更长叶片、更大容量、更高效率发展。叶凡还重点阐述了海上漂浮式风电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该技术使得水深在50米以上的海域也具备开发条件,大大拓宽了海洋能源的开发边界。漂浮式风机基础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模块化建造等特点,可在岸边完成整机组装,完成后拖运至机位,能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运营期结束后可直接拖运至码头进行拆解,有效减少风机安装、基础施工和整机拆除等成本费用。海上漂浮式风电还可以与油气田融合发展,打造应用新场景。此外,在海上风电融合模式下,发展新型深远海养殖技术,打造海陆风光储氢产业集群也大有可为,这些都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ESG负责人姚臣谌以《光伏助力零碳实践与绿色转型》为主题发表演讲称,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而光伏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创历史新高;集中式光伏新增36.3%,同比增长41.8%。为达到2060年全球电力需求增加两倍,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占比超过50%,到2050年全球70%人口城镇化,到2050年36%楼宇能源产消合一的目标,打造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基于光伏等新能源的全面电气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构建统一市场,深耕可再生氢产业
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研究员刘畅以《中国2030年“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展望》为题作报告。在报告中,他对“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探索实践进行了重点介绍。2021年9月,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力争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装机100GW。根据倡议内容,“区域为主”统筹发展、“大基地”规模化开发、“先立后破”逐步替代将是未来十年可再生氢发展的重要特征,最终实现氢能乃至整个能源系统的跨区域、跨品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在可再生氢发展路线方面,具体提出六个方向的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可再生氢加速发展,积极布局可再生电力制氢电解槽相关项目建设,尤其是GW级别;二是强化氢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呼吁业界共同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相关技术研发;三是构建统一的可再生氢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关于可再生氢认证、流通、应用的体系;四是引导可再生氢融合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五是加强可再生氢在国际领域的合作;六是电池氢能产业安全发展。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加氢站建设也达到全球第一,可见氢能已经在能源工业体系中发挥减碳脱碳效应,未来也会在能源安全和产业经济增量方面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楠的演讲题目是《净零排放愿景下的氢能解决方案》,他以张家口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为例介绍称,项目一期内容包括在张家口投资建设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而其二期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将产能扩大到6万千瓦。该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之一,使用陆上风能产生的电力,在北京冬季奥运会期间为张家口赛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约75%的绿氢供应,在北京残奥会期间供应了当地95%的绿氢。北京冬奥会后,该项目生产的氢气用于供应京津冀地区的公共和商业运输,帮助该地区的交通出行领域脱碳。这一项目的成功,令壳牌进一步坚定在中国深耕氢能产业的决心。
从能耗到能效,共建数字能源生态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智能光伏营销总监郭琪以《发展数字能源产业,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为题发表演讲称,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千行百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AI作为新使能器,正在推进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数字世界与能源融合发展,正引领能源产业进入数字能源新时代。郭琪介绍称,为实现共建绿色美好未来的愿景,华为数字能源公司致力于打造数字能源时代三大新基础设施,包括引领能源变革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集中打造稳定并网、智能运维、极致安全的清洁能源大基地;引领智能变革的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打造绿色、极简、智能、安全的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助力构建算力网络;引领出行变革的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以全栈电动出行系统,打造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助力交通电动化快速发展。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战略业务发展总监郎川锋发表了《数字化与低碳化双轮驱动零碳智慧园区》主题演讲,他认为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打造智慧园区,可以助力零碳园区实现五大亮点,包括园区能源管理全场景覆盖、数据驱动丰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多种能源负荷预测、光储充综合运行优化(可结合直流配电技术)、从分析到减排等全方位帮助企业达成碳中和。试点园区和示范基地,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特点,依靠“数字孪生”技术与可靠的系统交付能力,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建设样板城市,推动零碳方案落地
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院院长陈立文发表了《零碳城市建设路径与实践探索》主题演讲,他从零碳中国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零碳城市”出发,探讨了“零碳城市”发展中清洁能源、绿色低碳产业、低碳社区、碳汇空间建设等命题。陈院长介绍称,纵观国内外,包括哥本哈根、伦敦、纽约、上海等,绝大多数城市碳中和切入点主要从能源消耗、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态空间、管理等方向开展,各个场景的领域都有各自专项的方案与策略,共同实现零碳目标落地。而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院近年来积极推动“零碳城市”的标准、评估、共建与认证,包括与国家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共建“正和零碳研究院”,开展“双碳”背景下的“零碳城市”理论研究,并以可持续发展的“7+1”作为工作方法;联合研究编制《零碳中国·零碳城市蓝皮书》,参与“零碳中国评价标准体系”编制工作,为下一步零碳城市的认证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作为生态产业链链主,形成“生态+新能源”产业的新模式,对标以北欧哈马碧新城为代表的零碳城市,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与国际专家智库优势,与各地政府共建零碳城市,打造实现零污、零废、零碳的城市样版,正是在探索零碳转型、能源革命的新路径。
关于零碳城市建设,SWECO高级规划师、建筑师、可持续发展顾问李淳介绍了瑞典经验与SWECO可持续城市发展实践。李淳以第一个欧洲绿色首都——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介绍了创新的生态和综合解决方案,其碳中和路线图的两大方向,一是减耗,通过高效能源解决方案减少能源消耗量;二是转型,由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清洁能源。她认为,中国零碳城市发展也可以将“充满活力的城市,可达性和邻近性,节约资源和气候责任,让大自然效力、参与和协商”作为目标,制定战略措施和关键指标,逐步推动可持续理念的实践落地。
技术开发迭代,释放生物质能潜力
上海林海双碳生态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朱洪光发表《生物质能源——生物天然气技术及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他介绍称,生物质能源实质是太阳能的储存体,由于来源稳定,并具备可更新性,是长期以来被广泛看好的新能源开发领域。其中,生物天然气是生物质能源产业主体,据测算,目前国内可用于生物天然气生产的废弃物资源总量约14.04亿吨,其中秸秆可利用资源量超过1亿吨、畜禽粪污可利用资源量超过10亿吨、其他有机废弃物可利用量超过1亿吨,生产潜力约为1227亿立方米。通过生物天然气技术开发的迭代,未来生产潜力还将进一步加大。
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高级项目经理王瑞以《生物甲烷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生命周期环境足迹评价》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双碳”战略背景下,沼气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王瑞着重介绍了沼气的利用前景,他表示,沼气带来的环境益处是全生命周期的,在原料端,可以避免废弃物填埋或者焚烧带来的排放;在运输阶段,可以避免废弃物远距离输送;在能源替代方面,可以替代天然气、电等;在肥料替代方面,可以替代化肥。因此,综合全生命周期来看,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而沼气的生命周期益处包括在原料收集阶段,2023年,IVL在中国建成一套移动式沼气中试设备,功能包括在项目前期设计提供数据、沼气潜力分析、反应条件测试、实验分析、不同原料配比等,有助于为减排固碳、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减碳降碳是全球共同的任务和挑战,与会嘉宾分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碳技术及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展示了相关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前沿应用。这不但为零碳中国合作框架的制定和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更为国际化合作和共享资源贡献智慧成果。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创新科学与技术合作模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零碳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