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四任守墓人接力四十余年守护烈士纪念碑

来源:新华网时间:2024-04-10 03:46阅读量:8472   

自1983年开始至2024年,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黄桥村蔡仁余、俞家福、袁有圣、徐九根等4位村民相继接力,义务守碑40余年。

山河无恙,英雄不朽。在江宁区禄口街道“重民桥”的桥头,“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巍峨高耸,青松苍翠欲滴,银杏挺拔肃立。

4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们每天早上都来到纪念碑前,为其扫去碑身上灰尘、落叶、泥点等,为烈士守墓,日复一日地守护英灵。

青山埋忠骨,一诺守英灵。1943年,年仅39岁的邓仲铭在抗日战争中为人民献出生命。1981年,江宁县人民政府在烈士牺牲处修建“重民桥”,桥头立有一块“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我从小就常听父辈们讲述邓仲铭烈士的英勇故事,村民们也都把邓仲铭烈士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每年清明都会自发地组织去扫墓。”第一任守碑人蔡仁余回忆说,自己从小听邓仲铭烈士的英勇事迹长大,对英雄怀有崇高的敬意。1983年时,他便主动请缨,开始义务守碑。

四任守碑人,接力同践诺。守碑、护碑、修碑……在蔡仁余的引领下,俞家福、袁有圣、徐九根等3位村民先后接力。在他们的接力守护下,“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虽已建立42年,至今仍整洁如新,周边草木葱茏、一派肃穆。他们们守的不仅仅是墓,更守着红军烈士忠魂。

2008年,当徐九根得知纪念碑上一任义务守护村民俞家福因病住院、无法再进行看护时,徐九根立即找到村委会,接过守护“使命”,成了第四任烈士墓守墓人。俞家福老人去世时,还对徐九根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把纪念碑守护好。

“从禄口集镇跑到这里,要半个小时,住在这我就方便了,上去就三两分钟,清明来祭扫的人也能找到我……”不只每天早上来纪念碑打扫、整理,为更好地守护纪念碑、方便人们随时瞻仰缅怀烈士,徐九根还说动老伴放弃家中舒适的生活环境,二人一起搬到距“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仅百余米的小六圩泵站。小六圩泵站是当地用于灌溉排涝的水利设施建筑,并不适宜人居,因此只能辟出约10平方米的空间给老俩口临时落脚,泵站里只放置着床、饭桌等生活必需品。泵站四周全是农田,没有一户人家,两人每日是粗茶淡饭,可他们并不觉得日子清苦。即便有种种不便,徐九根和老伴还是坚持了下来,日夜看护,只为常伴英雄左右。

守的是烈士,护的是初心。“我守着它,就有责任不让每一位祭奠烈士的有心人失望而归。”徐九根说,他想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英烈的精神更好地传承。

平常,徐九根不仅做好守墓工作,还会向来访者讲述邓仲铭烈士的英勇事迹。2019年,邓仲铭烈士的孙女邓春兰来此瞻仰先烈时,代表全家对徐九根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感谢您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都能记住历史、不忘历史,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邓春兰说。

“我不认字,更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如今咱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全靠千千万万像邓仲铭这样的革命先烈奋斗而来。让烈士有一个干净的安息环境,是我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徐九根表示,未来,他会一直守护烈士墓,等到有一天老了、做不动了,也希望村里的孩子们能延续下去,继续守护好烈士陵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