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重塑全球天气模式,气候危机迫在眉睫。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在即,相关议题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11月1日,2024杜克国际研讨会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以“创新气候政策与绿色金融,共筑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环境政策和绿色金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自2015年以来,杜克国际研讨会已成为探讨全球紧迫议题的重要平台。本届研讨会聚焦气候政策和绿色金融,旨在通过政策的引导激励,绿色金融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表示。
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则介绍了昆山杜克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进行可持续创新方面的实践,并表示,本次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专业见解、激发创新的平台,旨在共同寻求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实际解决方案。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约翰·奎尔奇特别谈到中国绿色转型的步伐对世界绿色发展的意义,特别是中国“新三样”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先进的绿色产能。对此,他表示,中国在所有绿色环保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气候变化需要新产品、新服务、新方法,中国政府很早就下定决心要超越传统技术,投资于这些产品和服务,以解决这一全球技术难题。因此,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
与会嘉宾还从金融、法律等角度分析碳市场建立所面临的挑战。据了解,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珞珈特聘教授秦天宝表示,在法律层面,我国碳市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主要是碳排放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非常强烈的金融属性。若偏重它是减排工具,那么它的金融属性或者功能发挥就要受到一定限制,这也是为何中国在制订和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的过程中经过了漫长的内部讨论。目前推行碳市场最大的挑战,是将碳市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的同时,又不会侵蚀它的减排功效。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下,气候行动还被纳入国际贸易,通过征收碳关税的方式来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这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举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长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徐建华表示,碳关税对目标国的影响,取决于碳税税率、覆盖企业范围等,总的来说,碳关税将给碳密集行业和绿色产品带来正面作用。但企业担心,若欧盟等地区实施碳关税可能会要求提供极为详细的产品信息。
国际的碳关税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挑战。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教授张俊杰表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我们见证了贸易范式的显著转变。过往,贸易竞争的核心要素主要围绕成本,如今,环境、社会以及治理等非财务性指标,也逐步纳入了贸易考量的范畴,中国企业需要面对新挑战。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教授张俊杰通过他调研的案例进行说明,表示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面临着市场端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对于ESG监管要求的压力,这也是全球格局的变化。
各国开始在碳关税的制定上下功夫。去年10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法规,即全球首个“碳关税”开始实施。另外,近期英国政府也确认,英国CBAM将于2027年1月1日推出,将对铝、水泥、化肥、氢气和钢铁行业排放最密集的工业产品征收碳价。
面对各国即将启动的碳关税,中国企业要如何应对?秦天宝表示,如今企业的成本还加入了一些环境等非财务因素的考量。所以从企业层面来说,要提前了解ESG领域各国立法的动态,并判断立法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可能的机遇以及相应的风险,提早做好法务上的应对,这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杜克国际研讨会定期在昆山杜克大学举办,分别聚焦跨境并购、中国与全球创新体系、绿色投资、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