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鸿威·世宠会南京展开展首日,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7号馆前智能闸机于9点30分准时亮起。以馆区大门为分界线,内侧,专业展位矩阵次第罗列;外侧,来自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观众们陆续排队入场,扫码“滴”声此起彼伏。
3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企业与数万名宠物爱好者在博览中心4万平米的展区内,共同构建起一座沉浸式宠物经济生态场。而作为南京市“会展强链”工程的重点地标之一,博览中心也从“它经济”的触角中叩击出会展产业升维的弹性空间。
航拍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摄影 博轩
政策破壁:顶层设计激活动能空间
2024年,《南京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发布,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一产业集群一品牌展会”展产融合布局,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培育特色展会。
政策红利释放下,作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会展综合体之一,博览中心紧抓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以会展为纽带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在2023年-2024年期间共举办展会活动超140场,并发力宠物经济等新兴产业赛道,于去年成功吸引鸿威·世宠会首次落地南京。
世宠会南京展 摄影 博轩
当政策东风撞上产业蓝海,一场萌宠风暴便呼啸而来——展会首年即吸引全球超1000个品牌参展,成为近年来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宠物类专业主题展会。
政策的“化学反应”远未止步。2025年3月28日,当世宠会再次在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时,一场“时空共振”正在上演——200公里外的无锡,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顺利召开,据发布的《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南京跻身全国会展十强城市第五,进一步彰显了南京会展产业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
当行业年会与新兴展会实现时空交汇,会展赋能城市发展的故事有了更生动的注脚,政策蓝图上“一产业集群一品牌展会”展产融合布局的构想,此刻正化作千亿产业集群拔节生长的声音。
产业织网:生态耦合释放乘数效应
世宠会的连续落地,不仅验证了博览中心作为长三角会展旗舰的运营能力,更通过“一会带一链”的模式,推动宠物经济从百亿级消费市场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跃迁。
走进世宠会展馆,品牌展示区、人宠互动专区等特色板块映入眼帘,参展商与专业观众在展位间隙密集洽谈、交换名片,福利区前排起的长龙与展台间的声浪折射出“它经济”的产业热度。
展会现场 摄影 博轩
为强化产业聚合效应,博览中心对7、8、9号馆进行智能化软隔离改造,打造出覆盖赛事区、市集区、沉浸乐园等4万平方米的复合空间,完整呈现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服务、宠物活体等全产业链条。同期举办的“中国宠业精英大会”等大会论坛、权威赛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
这种产业集聚不仅激发出垂直领域的深度合作,更催生了跨领域的创新融合:“宠物幼儿园”业务拓展出社交培训、家长课堂、宠物厨房等业态;花艺业与宠业衍生出宠物写真、萌宠生活空间改造等玩法……“深耕区域市场、宠友私域引流、高效互动平台”的功能定位,让这场宠物展的辐射力远超展馆边界,更深远地赋能产业生态的塑造。
对于打造“生态综合体”的探索,世宠会南京展并非孤例。近年来,博览中心持续深耕文旅、时尚、健康、养老等新消费领域,挖掘、招揽细分赛道品牌展会。同时,基于G端和B端(即面向企业或机构的产品)的资源集聚,博览中心在相关产业展会中策划组织嵌入式招商大会、技术研讨会、对接交流、路演推介等活动,建立“展前精准匹配、展中对接服务、展后跟踪落地”全流程管理,拓展业务链条并催生规模效应,提升博览中心综合竞争力。
从“场馆运营”到“产业生态运营”,博览中心正通过“会展搭台、产业唱戏”的模式为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助力,其转型升级之路也正是南京会展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南京会展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有力见证。
活力赋能:流量转化重塑潮流地标
在本届世宠会南京展期间,萌宠花艺秀、运动嘉年华等20余项特色活动密集开展,从马术表演到狗狗飞盘赛,从“爪爪巴士”趣味互动到公益领养日,多元场景构建起人宠情感连接新范式。
展会现场 摄影 博轩
而这种“软性触达”不仅强化了南京连续15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温情底色,更吸引了长三角周边市民前来探馆打卡,让流量变为留量、让城市温度“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热度”。
在这样的城市空间升级背景下,作为“南京潮人聚集地”,致力于打造潮流新地标的博览中心持续发力多元化经营、多业态发展,聚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以澎湃力中心点亮区域夜经济,推动博览中心向商业综合体验生态空间转型,激活闲置空间,引进滑雪俱乐部线下雪具店等潮流店铺,打造博览中心时尚年轻的品牌形象,让观众尽享便捷与品质兼具的美好生活体验。
空间再造、业态焕新、数字赋能,以博览中心为圆心,15分钟会展生态圈已然成型:周边集聚的20家国际豪华酒店与200余家连锁经济酒店,形成多层次商旅服务矩阵;强化元通商圈联动消费,实现商业与会展彼此赋能,切实把流量入口转变为流量价值,增加商务服务平台和城市文化生活平台属性,释放会展活力,形成“参展-消费-投资”的良性循环。
航拍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夜景 摄影 博轩
春潮涌动的优质项目持续注入,让南京的会展基因在经济土壤中持续拔节。政策破壁、产业织网、活力赋能,那些展馆内萌发的新业态、碰撞出的新标准、凝聚的新共识,不仅折射出蓝海产业的无限可能,更成为展城升维共振的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